蔡柏蔷教授:从“老慢支”到“慢阻肺病”,40余年薪火相传,我们走过难忘的路……
来源: 呼吸界 11-03


作为一名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临床防治成长起来的呼吸内科医生,参与慢阻肺病的临床工作已数十年。记得2012年秋天,我收到一封患者来信,写道:“我因为咳嗽、喘憋,被诊断为‘慢阻肺’,医生给我开了一种吸入药物,效果很好,但价格贵了些。我记得40年前我父亲因咳嗽和气短,被诊断为‘气管炎’,到北京协和医院看病时,用气管炎1号治疗,效果还可以,而且没花多少钱。不知道你们医院还有没有这种药物?”

 

气管炎1号是40多年前协和气管炎组的临床研究药物。我在1978年录取为朱贵卿教授研究生后,报到时正好遇到迎国庆、搞卫生。技术员刘秀兰拿了一大包药,对我说“这些药都是多年前的科研用药,可能已经过期,你拿去丢掉”。我接过来一看,袋上标签“气管炎1号”。我岳母就患有“气管炎”,每天活动后气喘,氨茶碱治疗效果不明显。我没舍得丢掉这些药物,给岳母试用后果然有效。我岳母非常高兴,把这些药物当成宝贝,服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气管炎1号”这种药物早已销声匿迹。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气管炎”到“慢阻肺病”走过的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0—1984年):“攻克老慢支”,尤其对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首次提出“肺性脑病”概念

 

1970年卫生系统提出“攻克老慢支”的目标,开展全国性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研究,1年后扩展到防治呼吸四病(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1971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短评,号召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的工作抓到底。同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攻克慢性气管炎的 “国发文13号文件”,《关于攻克老年性慢性气管炎的初步计划》。

 

当年负责慢性支气管炎科研课题是林友华教授,他于1983年调任中日友好医院,担任呼吸内科主任。为了加强气管炎的研究工作,黄席珍教授从当时的感染组调入气管炎组。那时气管炎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课题,在慢性气管炎的肺功能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林友华教授等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常数和临床应用的探讨》《闭合气量常数和临床应用的探讨》等。黄席珍教授对慢性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进行了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了《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论文。 


图:林友华教授(1927年11月16日— 1994年12月16日)


通过研究,国内呼吸病学界对呼吸四病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尤其对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国际医学界首次提出我国独有的“肺性脑病”概念。

 

第二阶段(1985—2000年):从气管炎和肺心病诊治向慢阻肺病诊治转变

 

1985年国家“七五”计划开始,肺心病研究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为肺心病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这一阶段中,我国呼吸内科临床医学从气管炎和肺心病诊治向慢阻肺病诊治转变。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医院没有配置肺功能仪,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为数不多。但此时协和呼吸内科已经逐渐在临床上应用肺功能检查诊断慢阻肺病,并且指导临床治疗。在那个年代,慢阻肺病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是麻黄素和氨茶碱,还不适当地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此阶段后期,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喷雾剂)和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制剂逐渐应用于慢阻肺病的临床治疗。

 

那时国内教学医院因救治慢阻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需要,普遍建立起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可以说 RICU 的建立和发展与慢阻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救治密切相关。那时呼吸内科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费尽心血,因地制宜,在老楼 8 楼 2 病房创办了 RICU。当时的国产呼吸机功能极其简单,临床使用很困难,连最简单的呼吸机与患者的呼吸同步功能都没有,但是我们通过艰难的努力,仍然成功救治了不少慢阻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

 

1995 年,我和阜外医院病理科阮英茆教授获得卫生部“九五攻关项目”,“慢阻肺和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和药物防治”,我负责临床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圆满完成了“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作用”,并在国内首先开展慢阻肺病生活质量研究,同时开发了慢阻肺病生活质量电脑中文软件。药物治疗方面观察了化瘀咳喘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作用。还进行了慢阻肺病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如:N-乙酰半胱胺酸对大鼠慢阻肺病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慢阻肺病发病中的作用。还与放射科合作进行慢阻肺病影像学方面的探讨研究。

 

图:1997年,朱元珏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基础所、血研所”举办的慢阻肺研讨会(卫生部“九五攻关项目”启动会)上发言

 

在这一阶段中,黄席珍教授开始探索睡眠医学,但是仍然继续进行气管炎和肺心病的研究工作。1988-1994年期间对住院肺心病患者进行睡眠多导仪监测,发现慢性肺心病患者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慢阻肺病的临床诊治认识初步现代化,学术上对慢阻肺病的认识逐渐与国际接轨

 

在此阶段,我们对慢阻肺病的临床诊治认识初步现代化,学术上对慢阻肺病的认识逐渐与国际接轨。2001年是国际呼吸病学界里程碑的一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颁布,在国内呼吸科医生中引起巨大反响,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也于2002年制定了“慢阻肺病诊治指南”。上述文件对提高我国慢阻肺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以及促进与慢阻肺病相关的临床研究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图:2002年蔡柏蔷教授和北京市呼吸内科学专家一起参加“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媒体简报会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参加了国际慢阻肺病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Torch 研究),使慢阻肺病药物治疗临床研究与国际相接轨,学习了临床药物研究的现代方法,开阔了医学视野,开始走向世界。

 

同时,临床上在治疗慢阻肺病患者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吸入制剂。吸入制剂慢慢为我国慢阻肺病患者所接受。进入21世纪,新型复合吸入制剂逐渐进入慢阻肺病的临床治疗,“三联”吸入制剂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医院应用于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病的药物。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慢阻肺病的疾病经济学负担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慢性疾病,无论是直接经济负担还是间接经济负担都对健康卫生系统造成很大影响。2007年我们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资助(2007-2009),研究课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经济学多中心研究”。我们的研究结论认为:尽快控制慢阻肺病稳定期病情进展,可以减少住院和重症监护治疗负担,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


图:2006 年“世界慢阻肺日”,呼吸内科举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型义诊活动,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合影

 

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一系列科研课题,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经济学研究,发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肺癌患者的终末期住院费用》等系列论著。我们还开展了振动反应成像肺部定量数据在诊断气流受限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了慢阻肺病肺部振动反应成像的特点。在既往生活质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种新型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研究,发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中文版临床应用意义的评价。众多的慢阻肺病研究项目还包括: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慢阻肺病患者血浆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的研究等。同时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状况与自我认知的多中心调查研究,以及新病情评估方法对慢阻肺病稳定期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影响等。

 

2012年至2023年的12年期间,我本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完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5个版本的写作任务;2014年在《国际慢阻肺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PD)刊登了《慢阻肺急性加重中国专家共识英文版》,获得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今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把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明确提出了工作要求。今后,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进一步把慢阻肺病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专家介绍


蔡柏蔷

从事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治疗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54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有相当深入的造诣。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论文205篇。主编《协和呼吸病学》《高级医师案头丛书- 呼吸内科学》《 当代呼吸病学进展》等十三部学术专著。2004年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特等奖”。2007年度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教材荣誉证书。2010年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中国呼吸医师奖”。


本文完

责编:Jerry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