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李强教授:为何临床医生判断疑难病先要坐标定位?介入技术真的可使年轻人成长更快?高水平医生的重要共同点是什么?
少见病相对比较好界定,就是指那些临床发病率及患病率均较低、主要累及呼吸系统的疾病。但疑难病有所不同,所谓「疑难」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举办的第二届「呼吸系统疑难、少见病临床诊治浦江论坛」上,有些疾病在场参会的一部分
男青年咳嗽咳痰一年,治疗后肺部炎症好转,但弥漫性病变仍存在,感染?结核?过敏?这例患者留下了哪些悬念和纠结?
青年男性近一年来间断咳嗽咳痰,细菌?真菌?支原体?还是曾患过的结核复发了?患者从事污水处理工作,难道是过敏性肺炎?
年轻孕妇咳嗽气短,影像与临床表现都不典型,很多检查又因妊娠无法进行……最终是儿时被忽视至今的小症状打破了治疗僵局?
这位年轻女性在开始咳嗽、咳黄痰的同时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没有进一步诊治,5个月间,症状一直未能好转,1个月前,开始胸闷气短、稍活动即呼吸困难、高烧曾达39℃……
只有酒+头孢=致命吗?这些药一旦遇到酒精一样要你的命!
这几天,「酒后吃头孢,专家经历生死一劫」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回顾请戳>>>《著名神外专家凌锋死里逃生,抗生素+饮酒再次引发强烈关注,双硫仑真的那么可怕?》)虽然这位名医的经历被专家们认定不是「双硫仑反应」,而是「全身过敏反应」,但这件事引
名医生死劫让双硫仑躺枪,认清「过敏性休克」真面目难吗?是时候该围观一下EpiPen了
近日,我国神经外科著名专家凌锋教授亲身经历引爆了医学界的朋友圈。这个事件已经在朋友圈里发酵几天了,有人认为「双硫仑样反应」是罪魁祸首,还有些人认为是「过敏性休克」……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过敏性休克与肾上腺素笔。
完整视频(上)| 凤凰卫视专访王辰院士:协和学生的产出不在毕业时,而在未来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接受凤凰卫视《问答神州》栏目主持人吴小莉专访。访谈中,王辰院士恳谈了自己对协和精神、精英教育和4+4模式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思考,特别是他对医生职业,医学人才成长的感悟和体会更是触动很多同行的内心
王辰:我们是一个檀木式的培养方式,檀木长得很慢但木质坚实…… | 访谈节目预告
我们是一个檀木式的培养方式,檀木长得很慢但是木质很坚实,它未来是成材的。不是杨木式的培养方式,杨木是长得很快乃至膨胀,树叶哗哗响,树干很粗壮,但是它的材质不行……
为什么「双硫仑」会躺枪?急性过敏反应的识别应对有多难?辩清事实真相的点在哪?
昨天,《呼吸界》刊发了题为《著名神外专家凌锋死里逃生,抗生素+饮酒再次引发强烈关注,双硫仑真的那么可怕?》的文章,文章推出之后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很多专业医生在留言区提出了不同观点。是双硫仑反应还是过敏性休克?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昨晚,中
著名神外专家凌锋死里逃生,抗生素+饮酒再次引发强烈关注,双硫仑真的那么可怕?
昨天,著名神外专家凌锋死里逃生的经历在小编的朋友圈刷屏,酒精+抗生素的「配伍禁忌症」再次引发大家的恐惧和热议。有人说,酒后吃头孢会发生快速毙命,非常恐怖。也有人担心,过分渲染酒精(包括含酒精的药物)+抗生素的所谓「配伍禁忌症」,为患者及家属
直播精华丨15岁少女反复气胸咯血、双肺囊性病变,为何开胸活检仍未确诊?临床表现不典型时,该如何瞄准关键、抽丝剥茧?
15岁少女反复气胸咯血、双肺囊性病变,为何开胸活检仍未确诊?临床表现不典型时,该如何瞄准关键、抽丝剥茧?
上一页
1
...
223
224
225
226
227
...
337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流程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25版)
04-19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丨新增新冠重症131例、死亡7例,疫情呈波动上升趋势,阳性率升至6.3%——中疾控发布3月全国疫情情况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