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最新发布丨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学诊断专家共识
本共识分为四个部分:支扩的定义及病因分类、支扩的病因学诊断程序、支扩的可治疗病因、支扩的其他病因。希望通过本共识,助力提高中国支扩病因学诊断能力和疾病管理水平。
张旻教授解读《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假阳性和假阴性考量?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检测气道高反应性(AHR)的最常用的临床检查,被视为哮喘严重程度和疾病控制相关的指征,较高的PC20或PD20表明AHR的程度较低,是诊断FEV1>70%预计值的哮喘和不典型哮喘的重要方法,可用于慢性咳嗽或长期胸闷患者的
不断加重的咳嗽、胸闷气短,辗转往返于5家医院……几个案例带来的思考:肺动脉充盈缺损,一定是肺血栓或肺栓塞吗?丨疑案探密(144)
本案从一组影像学资料所显示的肺动脉充盈缺损讲起,首先通过讲述4个分别来自于美国、法国、巴西、德国的被误诊的病例,可以直观地看到肺动脉的造影特点,进而引出本案重点讲述的这位47岁女性患者病例。从初步诊断到鉴别诊断,从抗凝、溶栓治疗,抗结核治疗
翟振国教授:多模态诊断、多模式治疗、全病程管理……让我国肺栓塞防治与国际接轨丨2024组长会谈(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
翟振国教授强调:「肺栓塞和肺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低认知率『三高一低』的特点,该领域20多年来一直秉承和遵循王辰院士提出的整体防治策略:提高意识、规范诊治、深化研究、构建体系、加强管理。学组近年来不断努力构建规范的管理体
王辰院士:“知晓,控烟,肺功能,吸入疗法”是规范、科学、符合现代医学概念的开展慢阻肺病照护四大关键词——慢阻肺病进公卫领军谈实录
《呼吸界》特别邀请王辰院士、迟春花教授、吴浩教授、杨汀教授,进行了“让上亿患者‘肺有所依’——慢阻肺病进公卫领军谈”的直播访谈,访谈中领军们对这一重要的历史性决策将产生的深远影响、基层落实与执行的相关规范、慢阻肺病诊治核心要点等内容进行了深
孙晓燕医师:开玩笑告诉患者「包售后」,当主诊医师后「贴近患者」更加重要,更多用人文关怀建立信任丨我在主诊(7)
「回想最初被领导直接告知要担任主诊医师时,心中比较忐忑,以主诊身份真正带队管病房确实更有压力。尤其是经历PCCM培训前,一想到这份工作就觉得心理压力特别大,认为自己也许不能胜任,而随着在培训过程中慢慢攒到很多经验,例如掌握了气管镜、中心静脉
刘辉国教授:一直着力于实现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前置化」……治疗领域「新突破」前景无限丨2024组长会谈(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有的可表现为胸闷,有的可表现为咳嗽,还有一些属于轻度哮喘,前期可毫无症状……这些现行情况正是我们制定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出发点。」会议间隙匆匆赶来、首次以哮喘学组副组长身份接受《呼吸界》专访的刘辉国教授刚一
时国朝教授:戒烟门诊越来越向「先进」看齐……不惧任何难啃的「硬骨头」,戒烟医者先行丨2024组长会谈(烟草病学)
「我们将戒烟控烟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硬件软件并抓,比如很多医院建立了规范化的戒烟门诊,配备专业人员、设备;很多医院将规范的软件、APP直接做到了医院系统里,督促提醒医生和患者,包括对患者的随访……」。谈到近年来在推动戒烟控烟方面取得的成效,
曾奕明教授:履行呼吸健康「守门人」职责,基层呼吸学科规建「三率」大幅度提升……丨2024组长会谈(基层呼吸-筹)
曾奕明教授首先表示,去年学组重抓四项任务:一是「全国慢阻肺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和「幸福呼吸项目」,以项目带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推动技术规范;二是立足于「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基层呼吸科普宣教;三是将过去学组的专题会、学术
肖毅教授:重视疾病的异质性,对不同「因」进行有效诊疗……「三大共识」助力临床工作规范化丨2024组长会谈(睡眠呼吸障碍)
「规范临床工作和做好学术引领工作是一整年来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的两大核心任务……」刚一落座,肖毅教授就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学组牵头取得了哪些亮点的成绩?一系列共识的制定主要是为解决哪些难题?它们又将会为临床带来哪些长期获益?肖毅教授竹筒倒豆子般
上一页
1
...
34
35
36
37
38
...
343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
07-23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最新发布丨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