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诊知灼见丨患者因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咳嗽、气促1周,发热4天,双肺弥漫性病变,竟是肺孢子菌肺炎?
本案例涉及一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20岁女性患者,近期出现咳嗽、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且反复发热,整个诊疗过程表现出了在免疫抑制环境下的诊疗急迫性,这提示我们在临床诊断时,在有把握的前提下及时进行经验性治疗,同时完善辅助检查以调整
年轻女性反复胸闷憋气、Ⅱ型呼衰,背后隐藏的可能?……如何调整呼吸机模式可最大化避免相关损害?丨疑案探密(134)
本病治疗关键在于呼吸支持治疗,在有创机械通气期间,我们采用尽早拔管、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患者神志清楚、体温正常、咳嗽咳痰减轻后逐步调低有创呼吸机参数,在有创通气9天后撤机拔管,序贯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入院,肺炎病情反复迁延,常规抗感染疗效欠佳,谁是潜伏肺部的“伪装者”?
2020-09 体检发现右肺中下叶结节,2020-10-18外院PET/MR: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肿块(3.7×1.8cm)伴支气管截断,FDG代谢增高;考虑中央型肺癌可能大,伴阻塞性炎症;右肺门淋巴结代谢增高,转移可能;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多发
咳嗽、咳痰起病,大量胸腔积液迅速进展为大量「乳糜胸」……拨开「呼吸困难」层层面纱,欲明鉴其因何处寻「靠山」?丨疑案探密(133)
此病例呈现出了多系统受损的表现,包括血管、血液、淋巴、呼吸、胸膜、皮肤等系统,这些表现使人想到结缔组织疾病并不困难,此例患者也作了自身抗体谱及ANCA检查,难就难在结果为阴性。
诊知灼见丨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咳嗽5天、气促3天,双肺弥漫性病变,究竟是感染还是间质性肺炎?
影像学特点显示,从早期的磨玻璃影到中晚期的实变期,再到晚期的肺纤维化,肺孢子菌肺炎的发展呈现典型的渗出、实变和纤维化阶段。这些变化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进展,还指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更准确地应用影像学来跟踪和评估治疗效果。
病死率估算约30%,这4例“Good综合征合并新冠感染”患者的异同?更易合并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治疗的关键?既往文献有何提示?
GS作为一种罕见的联合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合并COVID-19后早期易发展为重型/危重症型,且更易合并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人群相比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更长且死亡患者较好转患者更年轻。此外,本文报道的病例1,3,4均有胸腺瘤切
从这位患者治疗后肺部病灶进展,看新冠感染何以成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冠感染后,除积极抗病毒、抗炎治疗外,需与移植科医生讨论,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个体化调整免疫抑制方案,轻型患者可维持原有方案,普通型患者根据情况优先减少或停用霉酚酸类药物,而重型或危重型建议停用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但需要注意的
青年女性出现自发性气胸,CT示双肺多发囊状影,背后病因到底为何?查体发现的颈部皮肤多发结节是关键?
BHD病例中的气囊常常被误认为是常见的肺大泡,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可见和均匀的壁。气囊通常位于基底和纵隔肺部区域,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吸烟相关的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典型位置不同,几乎40%的气囊邻接胸膜。
马尔尼菲蓝状菌引起HIV阴性患者肺部感染,哪些临床特征给诊断带来困难?推荐的治疗方法?
马尔尼菲蓝状菌是一种可引起严重侵袭性真菌病的双相型真菌,以往的概念认为HIV感染患者是其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主要人群。然而近年来,HIV阴性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人数越来越多……
詹庆元教授:如何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SCAP、HAP/VAP的诊治思维、流程与要点?
重症肺炎是一种非常复杂且重要的疾病,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涉及所有的诊断技术,所有的支持技术,所有的治疗手段,以及诸多思维和流程,我们需要规范,需要流程,需要培训,也需要研究。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88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陈良安:肺结节临床诊治策略与进展——多维度甄别肺结节丨直播精华(1 上)
2020-11-28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多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更新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