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持续数月并伴有低氧血症,罪魁祸首是谁?活检可能发生致命大咯血,鉴别诊断如何下手?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反复中上腹离奇绞痛,并且伴有低氧血症,您是否能从突出的消化道症状诊治中抽丝剥茧,找出低氧的「罪魁祸首」呢?
直播精华丨患者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疼痛,抗感染与呼吸支持均不见效,这种常见呼吸病的治疗为啥那么出乎意料?
中年女性,急性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憋气、发热伴乏力、全身疼痛不适,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查体: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啰音;院外胸部CT示双肺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炎症指标CRP、PCT明显升高,补体C3下降,ANA 阳性,尿蛋白阳性;抗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专家共识》重磅推出,与无创正压通气相比,两者的操作和治疗目标有何异同?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专家共识》终于发布,这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众多专家集体工作的结晶。
直播倒计时丨PCCM疑难病例讨论(26):这位中年女性来势汹汹的呼吸衰竭难道与「日光过敏」有关?双肺弥漫絮状磨玻璃样影提示了啥?
这位中年女性来势汹汹的呼吸衰竭难道与「日光过敏」有关?双肺弥漫絮状磨玻璃样影提示了啥?
42岁社区重症肺炎患者发病第三天进入ICU,这种感染28天病死率可达50%的「夺命菌株」有多难治?
这位男性患者还算年轻,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也是呼吸医生常见的,但入院后情况就变得不太妙,进而迅速恶化入住ICU……住院期间,每天的病情都出乎预料又耐人寻味,治疗方法是如何斟酌的?感染28天病死率达50%的「夺命菌株」是啥?这例患者的肝部病变
专家呼吁:将哮喘创新药纳入医保,减轻重度哮喘患者疾病负担
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哮喘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指出:「虽然多年来我国的哮喘诊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一部分重度哮喘患者来说,他们即使经过规范的哮喘治疗,却仍然没有控制症状,
直播精华丨患者多次抗感染治疗仍症状反复,病因难明,众人大称重要的放射、病理、检验是如何三方断案,拨云见日的?
这是位因咳嗽、咳痰求医的患者,一年间,抗感染、抗结核等治疗手段逐一尝试,但患者症状仍在短暂好转后迅速反复,相关辅助检查都没有明确特殊提示!诊治陷入困局……肺部阴影难道是肺癌?溶骨性破坏灶难道是骨转移?最终,辅助科室的分析起了哪些关键性作用?
作为MDR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老抗菌药多黏菌素的耐药现状如何?
近年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MDR)菌出现,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瞿介明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杂志Cancer Research发文,揭示HtrA3在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中的新机制
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等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杂志Cancer Research(IF 9.13)发表文章,题目为「Antagonism between HtrA3 and TGF-β1 Contributes
这项操作可能决定危重症患者管理的成败,如何在多种误区中正确判断适应人群?效果评价有哪些方法?
近年来,由于湿化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湿化设备,特别是高流量湿化氧疗设备的普及使大家越来越重视气道湿化的问题,但将过去的一些传统认知用到现在「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时代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常见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只是决定危重症患者管理的一个小细节,但是
上一页
1
...
191
192
193
194
195
...
25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与实践专家共识
2024-12-22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支气管扩张症复合病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02-15
诊知灼见丨患者因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咳嗽、气促1周,发热4天,双肺弥漫性病变,竟是肺孢子菌肺炎?
2024-06-24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