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围月经性哮喘患者对传统哮喘治疗不敏感,联合口服强的松干预治疗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熊维宁团队关于「一位围月经期哮喘患者通过口服强的松干预性治疗的效果评估」的病例报道,于2018年12月发表于 Journal of Asthma。
一周国际前沿速览丨关键词:哮喘、大气污染、无创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尼达尼布、人机不同步、ALK-TKIs
直播倒计时丨PCCM疑难病例讨论(23):患者反复发热,诊断一波三折,结果令人长叹!「亮瞎眼」的大师级讨论千万不要错过!
PCCM疑难病例讨论(23):患者反复发热,诊断一波三折,结果令人长叹!「亮瞎眼」的大师级讨论千万不要错过!
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但多种病原学检查阴性、多种广谱抗菌药无效,为何说时间给了最终答案?
老年男性双肺多发实变伴左侧胸腔积液,完善病理检查提示机化性肺炎——感染性疾病?但为何多种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半年间患者好转又复发,诊断再次陷入纠结,哪些是核心鉴别点?诸多波折面前应选择怎样的治疗方案?
曹彬教授团队:应用7分等级量表比较甲流和乙流住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近日,中国肺炎研究网(CAP-China)最新研究揭示:住院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病情严重程度较乙流患者更重。2019年2月在线发表于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官方杂志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直播精华丨老年男性饮水呛咳和背部包块难道有何关联?为何病原学结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看多学科医生如何「捉妖」
该病人经过三次的住院诊治,第一次及第二次住院原因考虑为同一肺部疾病所致,肺疾病后期单纯经激素治疗有效,考虑为非感染性肺疾病,但因缺乏病理学证据支持,无法确诊,通过其病变特点和临床治疗经过考虑COP可能性大。患者第三次住院,因长期使用激素,出
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都使用过多轮、最高级的抗菌药,其实可能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抗菌药物误区谈(9)
近期,《抗菌药物误区谈》系列发布,后台渐渐有读者刷屏式搜素「微生物室、PK/PD、耐药」等关键词,其中诸多疑问也浮出水面:连大医院都经常陷入的用药误区有哪些?按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用药就百无一失吗?医生、药师和检验技师三方应如何协同作战?
为何说清理这种痰栓就像徒手拔树根?控制感染和避免术中大出血进退两难,临床遇到「致命霉栓」如何应对?
呼吸介入诊疗操作的「坑」不少,很多高危病灶都可以伪装成我们习以为常的镜下表现,所以在做任何有创操作时,最好三思而后行。例如,「痰栓」就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支气管腔内病灶,清理痰栓对改善引流、控制感染至关重要……然而,有这么几种痰栓却极具侵袭力
直播倒计时丨PCCM疑难病例讨论(22):老年男性咳嗽、气短一年余,近期背部现不明包块,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次入院有何发现?
患者第一次住院(2017.3.22)前2个月出现咳嗽咳痰,痰液性质为黄色粘痰,量多,自觉发热,体温未测,不伴寒战、畏冷。自行口服罗红霉素、扑热息痛、感冒药10天,自觉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明显缓解后停药。半个月前患者因饮水呛咳后出现咳嗽,为
近七成严重哮喘患者可能对真菌致敏,真菌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如何?
真菌是诱发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显示约66%的严重哮喘患者可能对真菌致敏,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真菌与尘螨混合致敏在成人及儿童中也较常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specific immunotherapy
上一页
1
...
193
194
195
196
197
...
25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与实践专家共识
2024-12-22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支气管扩张症复合病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02-15
诊知灼见丨患者因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咳嗽、气促1周,发热4天,双肺弥漫性病变,竟是肺孢子菌肺炎?
2024-06-24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