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30年不愈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并曲霉感染;呼衰……数例经典肺部感染「tNGS」一招定因,有何启发与思考?丨疑案探密(140)
tNGS技术是近几年进入到临床视野的靶向高通量测序技术,它能将「PCR」和「NGS」的优势结合,采用超多重PCR正向富集目标病原,提升检测灵敏度,同时可以排除宿主核酸干扰,经测序和生信分析可实现不同症候群、感染脏器、患者类型等多种临床场景的
49岁糖尿病患者呼吸困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根霉菌”,疗效欠佳、最终致死的经过与教训?
根霉菌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在通常条件下对人体无害。然而,特定的种类如匍枝根霉、小孢根霉、少根根霉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它经常引发淀粉质食品如馒头、面包的发霉变质,也能导致蔬菜霉烂,甚至造成实验室的污染。
骨科术后莫名呼吸困难,客观指标却无明显异常,术中损伤?感染?……「不会呼吸的痛」最终演变成悲剧,教训在哪?丨疑案探密(139)
该案例值得深思,外科术后双侧膈肌功能障碍在临床极其少见,往往容易忽视。膈肌作为最重要的呼吸肌,占所有呼吸肌功能的60%~80%。一旦出现双侧膈肌麻痹,势必直接影响患者通气功能,真正意义上是「无法呼吸的痛」。当患者表现为无法解释、常规治疗无效
感染新冠后4月间反复持续发热、肺部“快速变化的游走性浸润影”病因不明,此类患者的诊治有哪些共识和争议?
持续COVID-19感染应纳入游走性肺浸润的鉴别诊断,抗病毒治疗联合恢复期血浆治疗有助于B细胞耗竭的COVID-19患者清除病毒。
患者肺毛霉感染并发左主支气管闭塞,治疗历时4月,反复的阻塞性肺炎险使治疗功亏一篑,获得突破的关键抉择?
患者先后经历了多次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镜下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球囊扩张以及硅酮支架置入等,经过4个月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本文旨在阐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肺毛霉病综合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避免因阻塞性肺炎进展导致的死亡。
移植患者肺内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不符,“小小咳嗽”背后元凶的病死率竟高达19%~40%?有哪些庆幸和教训?
本例患者症状较轻微,仅有咳嗽,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症状出现2个多月后再行CT检查即发现肺内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的“不符”。因此移植患者出现全身和/或呼吸道症状时,及早⾏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
患者已从轻度新冠中康复,却感染皮疽诺卡菌、引起肺诺卡病,哪些因素导致感染高风险?诊断为何易忽视或错过?
机会致病菌对新冠肺炎康复者的威胁值得临床关注,该人群的免疫功能障碍应被视为诺卡菌病的新危险因素。该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反映了轻度新冠肺炎和病毒感染清除后免疫异常现象的存在,为新冠肺炎感染后诺卡菌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
费尽周章却始终不明真相的「双下肢无力伴胸闷」,团队执着三次骨穿能否揭谜团?哪些指标是关键线索?何为鉴别之要?丨疑案探密(138)
本例患者以「胸闷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血气分析提示为I型呼吸衰竭,肺动脉CTA、心脏彩超、肌电图等均未查明原因。正当我们分析从何入手时,患者却在住院期间突发神志不清,病情进展迅猛。面对这样的情况,鉴别诊断该从何入手?复杂的病情诊断过程中,需
“肺炎”患者检出烟曲霉和肺孢子菌,积极治疗后“大白肺”反而迅速进展,如何走出被误导的困局?诊断如何“一锤定音”?
一名62岁的女性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半年”就诊,尽管她按照“肺炎”治疗方案接受了治疗,但病情却逐渐加重。半月前胸部CT提示“白肺”,支气管灌洗液她感染了烟曲霉和肺孢子菌。尽管进行了抗真菌治疗,但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迅速发
19岁少年发热伴咯血,肺内多发结节,病理诊断与临床判断不吻合,激素治疗下结节为何“此起彼伏”?
回到本例患者临床表现,对于以发热、结节红斑、肺部阴影起病的患者,从临床出发主要考虑的鉴别诊断包括肺结核、结节病、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系统性血管炎。患者病原学、影像学及肺活检病理不支持典型结核、结节病、肿瘤;入院后通过住院医师和实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88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陈良安:肺结节临床诊治策略与进展——多维度甄别肺结节丨直播精华(1 上)
2020-11-28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多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更新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