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菊主任:从对肺癌害怕恐惧到一定要弄清肿瘤如何侵噬人体,从不停「试错」到变为现实,我们赶上了见证奇迹的时代丨科主任有话说(7)
来源: 呼吸界 2023-03-24

编前语


对于一个学科、一个团队、一名年轻的医生、一位患者……科主任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管理水平、职业理想、人文情怀都深深影响和改变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他有怎样的管理思路和创新、成就和执着?在成为科主任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他又有怎样的经验和教训、思考和感悟?在《呼吸界》推出的系列专访《科主任有话说》中,希望能给大家职业与人生的启迪。也期待各位主任的原创分享(投稿邮箱:editorhuxijie@163.com)。


人物


张晓菊: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张晓菊主任在气管镜下为患者做介入治疗



阳春三月一个风和日丽的周二上午,与张晓菊主任约好的采访一再被突然到访的患者打断。从门诊到办公室,只要她在,那里从早到晚就像「打仗」一般。


「当时因为同情心,对治愈肺癌抱着希望,其实那时候是天真的,觉得只要执行医嘱执行得好这个患者一定能见效。」「就冲这个所以我一定要知道肿瘤是如何侵噬人体的,也想陪伴他们走到生命终期。」「在那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科研,包括如何思考和凝练问题的方法。」……许是「打仗」般的节奏日积月累,张主任讲起话来「连珠带炮」,然而聊完之后,她给记者留下的最深感觉却是心思极其细腻。聊天中,当记者也对她讲起身边一些人罹患癌症的故事,她都会无比专注地倾听,会不由自主地叹气。她坦言,几十年来在肺癌领域深耕,与许多癌症晚期患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患者们的经历深深激励她更加坚定把肺癌研究这条路走下去……


这种心路历程可能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每个临床医生都曾有过……即便倾尽全力可就是治不好,能不害怕吗?


张晓菊主任从医生涯最初时期,有个患者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说,直到现在想起,当时情景都仿佛历历在目。


「那是一位29岁的母亲,刚生完二胎不到两个月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我年龄比她小两岁,当时在那里做住院医生。记得她因大量胸水来住院,结果抽完胸水后就确诊是『肺腺癌』,要知道1999年那会根本没有靶向治疗,她的大孩子才几岁,小婴儿在襁褓里,孩子们多需要母亲啊,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心里很悲哀,因为在那个年代只要确诊肺癌都感觉可能活不过几个月,那她的孩子就永远都见不到妈妈了……」


「我一心只想着怎么能让她多活,但我只是一个年轻住院医生,得完全忠实地遵循上级医生意见,每个阶段我都做得很细,大概因为对患者的同情心,我做每件事都抱着希望,总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到她,尽管方案不是我制定的,但我坚信方案对她有效……其实那时候是无知的,觉得上级医生的方案就是『灵丹妙药』,所以我对每个医嘱都快速执行,比如去冲胸水的时候尽可能减轻她的疼痛,让水尽可能放出来,再往里面注药。」


「让我对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她的坚强,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每次她都自己一个人来化疗,我从没见她哭过。其实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完全知道自己病情,有次我又见她一个人来,实在忍不住就问她老公为什么不来?那会觉得21天化疗一次这么大的事她老公不来,我挺生气。但她说是因为家人要照顾两个孩子忙不过来,而她老公必须昼夜不分地出去挣钱给她治病,那时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家庭只要一人罹患癌症,是多么大的打击。有时候我们会一起谈论病情,她对我说,只想请我们尽可能地让她多活几年,起码让她的孩子长到六七岁,能记住她的样子……这样的对话让我感到很心酸,可当时肺腺癌的治疗方案最有用的只有化疗,没有靶向治疗,也没有抗血管生成药物,也没有免疫治疗,化疗和往胸水里注药还不能让胸水长得太快,否则就会造成恶液质。最终这个年轻母亲治疗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就再也没来过……」


谈及从医初期对肿瘤疾病的感受时,张晓菊主任用「谈之色变、几近无奈」来形容。她说,但凡确诊肺癌,医生几乎和患者一个心情,就是「害怕恐惧」。那个年代很多确诊肺癌后很快离世的案例,在她心里种下的烙印是「果真癌症就是活不长的」。


2002年武汉协和医院听陶晓南教授查房(左一为张晓菊主任)


很多患者看着看着就不来了……最真实想法是一定要知道肿瘤是如何吞噬人体的,对患者痛苦理解就更深刻


因为不断看到很多肺癌患者的人生遭遇,听到每个家庭的悲惨故事,渐渐地,张晓菊主任萌发了一些想法。


「虽说我们从做研究生开始方向就是导师定的,但临床实践后亲眼看到、亲手治疗即将走到生命终结的患者,到最后他们基本治着治着就不来了,几乎能猜到是放弃治疗回家了。接触这样的案例多了反而激发起我想去研究癌症的『斗志』,即便无药可治,我也想弄清楚癌症这个东西它究竟是如何吞噬生命的,同时也特别渴望陪着每个癌症患者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哪怕只是帮助他们缓解一些痛苦。看癌症如何吞噬生命,这话听起来多少不好听,但这就是临床医生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从电话随访中知道患者有的心力衰竭去世,有的大咯血去世,但没看到癌症最后时期的临床变化,没有观察、记录,没有数据收集,也就无法为研究者提供更多临床资料,就意味着不能尝试新的救治手段,这对于治病而言可能就一直无法取得突破和进展。」


「冲着这种一定要知道这个肿瘤是如何吞噬人体的,我有意地去关注这些患者,你不来我就会打电话问,我想的就是一直跟着、守着患者,陪伴他们走过生命的最终期……慢慢我发现,其实患者并不是不愿意跟我说,只要抱着帮助他们减少痛苦的念头,用一颗诚心,我可以通过努力让他们回到医院来住院,大部分患者都会来。同时,在陪伴他们最后时期的临床实践和摸索当中,我愈发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伴随着了解到他们最终奄奄一息的状态,随着岁月而积少成多的案例经验,我们对肺癌是如何吞噬机体、让机体消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临床方面也积攒了很多宝贵经验。」


张晓菊主任在呼吸门诊坐诊


「以肺鳞癌举例,许多患者可能一直治疗得很好,眼看着肿块缩小了,可这时如果突然出现非常厉害的咯血,根本不可能给人救治的机会,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出血后这个人就没了;又比如有脑转移的肺癌晚期,慢慢患者就会神志不清、电解质紊乱,最终离世;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由于对心脏压迫导致的急性心律失常……过去我们认为像止痛药这样的药物,在使用上一定要依照限制药的相关规定给药,比如给镇痛时通常会让患者忍到实在忍不住了再给药,但后来我们会想,如果疾病已经无法治愈,患者必须以这样的方式离世,一些原本受限制的药物其实应该有需要就给药,以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为主。何必让患者带着痛苦离开呢?只要有需要就给药……因为有这样的陪伴,我们对患者经受的痛苦理解得更加深刻了。这样的经历也直接改变了过去我们对于给终末期癌症患者治疗上的一些决策。」


我们迎来了不断见证奇迹的时代……这对于一个在该领域长期做研究和临床的医生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


2003年左右靶向治疗的出现无疑为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让已在肺癌领域研究愈发深入的张晓菊主任倍感振奋。讲到这段时期的感受,她用「不断见证奇迹」几个字来形容。


「最大感受就是不再像刚进入临床那会对肿瘤细胞那么害怕、恐惧,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害怕恐惧心理主要来自于怕对患者的救治无能为力,但随着技术不断改良、设备不断更新、新药不断迭代,医生心中越来越有底气,治病救人越来越有信心……不得不说靶向治疗真是个神奇的疗法,那些小小的药片,对症患者吃下去后,放在几十年前几乎被判为毫无希望的病例,肿瘤病灶可以迅速缩小,你会感慨科学创造奇迹,感慨人类的智慧。」


应用靶向治疗让张晓菊主任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龙的女患者。这个患者于2000年前就罹患肺癌,前期治疗走了许多「弯路」,不断接受化疗,肿瘤又不断卷土重来,先是骨转移,后又是乳腺转移,但她幸运地盼到了靶向治疗的诞生,而她的肿瘤恰好属于基因突变类型。


「我遇到她时还在武汉协和医院,直到我2007年回河南省人民医院她都还活着,她是我那段时期遇到的肺癌患者中活得最长的。有靶向药物助力,加上我们对患者的精神关怀,后来我们都成了朋友。患者知道始终有医生和他们共同战斗,也会比较乐观。靶向治疗加各种综合对症支持治疗,能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作为肺癌领域专业人员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对靶向药的神奇不太有底,但经历这些病例后就意识到这些研究成果真的很神奇,感觉这个方向更值得钻研,肿瘤是可能被彻底击败的。你不知道这对于一个在该领域长期做研究的医生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以往过去认为最可怕的癌症原来也有办法治愈,只是我们的认识不够,掌握的科研不够,这么一想心里就感到豁然开朗。」


「我会经常与病房里的患者朋友深入交谈,有些女性肺癌患者很愿意跟你敞开心扉交朋友,比如谈到自己的孩子和家人,都有被触动的地方。我这个人很重感情,和他们交了朋友就总是会想,他们都是那么好的人,只是不幸得了这个病,同时这个病是原来让人感到那么可怕的癌症,现在竟然能有办法治。我是不是认识还不够?我自己的科研还不够?仍然还可以让一些治疗上不够彻底的地方改善得更好?……原本是幻想,后来就变成现实,这些想法激励我想到最先进的研究基地,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于是工作之余我就在网上检索这些单位,发现美国旧金山有一个专门挖掘抗癌药物的抗体治疗的实验室,那就是后来我出国进修博士后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


2010年的张晓菊在美国实验室里培养肿瘤细胞,研究肺癌耐药机制


从不停「试错」到如今果然都变成了现实……始终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看似不可能,到最后一定会变为现实


「2008年,已是高年资主治医生的我终于通过层层严格考核来到美国。进修这段经历,我深刻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科研。如何思考、如何凝练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在实验室我们不断重复『试错』,不断总结讨论。相较之下国内的硕士、博士研究像极了一种教学培训。眼界打开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任何研发出来的药都并非自己想象中的『神丹妙药』,它需要在不断试错、修复、改善、突破的过程中实现,每个科研成果都不简单,背后是众多科学家漫长积累的过程。那时我们不停『试错』的项目如今都变成了现实:免疫治疗、更多靶点的发现。而像EGFR突变、ALK基因突变,当时只是刚有人提出这个想法……所以现在我最想对年轻医生说,我们始终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看似不可能,到最后一定都会成为现实。而在肺癌这个领域,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守住信念,未来也许它真的就是可完全治愈的疾病。」


呼吸系统疑难疾病中德连线远程会诊


「回国后,在我的老师白春学教授的指点下,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知道一个晚期肺癌的生存期不到5年,生存率不足15%,但早期肺癌的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甚至90%以上预后很好,这种差距让我看到了早诊早治的优势。我意识到,治病救人的观念应该得到升华,从过去对每个患者的单一的关注,变为放眼观察整个人群,如何早发现、早预防。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白春学教授、瞿介明主委、陈良安主任等呼吸领域的前辈们给了我很好的指引,在他们召开的学术会上我很受启发……2014年,我们牵头成立了河南省肺部结节(肺癌)早期诊治中心,9年来,管理肺结节高危人群及患者超万例,同时还成立了河南省慢阻肺防治中心,开展慢阻肺筛查管理,覆盖全省33家综合医院及289家基层医疗机构,累计培训基层医生超过7000名……」


「如何在实验室制备抗体是我在美国进修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我得到了河南省很多项目的支持。2017年我任科主任后,逐步壮大培养团队,使我们在对肺癌的认知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比如:我们发现了肺癌的重要靶点,并针对重要靶点通过自己建立的数据库研发相应抗体,这些抗体我们在动物细胞上已经做了尝试,目前取得不错的效果。下一步,还将不断重复实验以证实抗体的真实疗效,积累更多数据。如今,我们科室有5位博导,负责临床工作的博士有20多名,同时课题组也有二三十人的硕博团队……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我想,肺癌研究这条路,会是我们终身的奋斗方向。」


呼吸科大合影


专家介绍


张晓菊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南省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省级专家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呼吸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2009-2012年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博士后;担任第九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编委,Thorax杂志中文版编委、《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副主编;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近30年,擅长肺部结节、肺癌、肺部感染、肺间质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攻方向为早期肺癌(肺部结节)诊治新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共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等文章10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等共5项。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责编:Jerry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