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6年随访终见病灶变化;仅漏1年随访险些错失良机……几个案例回答全程化管理之重——多维度甄别肺结节丨直播精华(4 下)
来源: 呼吸界 2020-12-19

我们通过对6个病例的回顾和总结,让大家更了解什么是肺结节和肺癌的全程化管理。这些病例当中,有些是全程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病例,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个65岁男患起初病灶并不明显,纳入全程化管理进行了长达6年的随访,最终确诊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




第一个病例:这是一个65岁的男性患者,2014年在体检中发现左肺上叶有一个磨玻璃结节(混合GGO,d=0.9cm)。红色圆圈标识处为病灶所在位置,非常淡薄。我们将患者纳入了全程化管理。临床中遇到这样的病变,首先考虑它是否良性?恶性?或者无法判断?许多老师可能认为无法判断,或者凭第一感觉会认为,这么淡薄的病灶可能是良性病变。如果这样,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计划?外科手术?随访观察还是活检?我们最后选择观察。我们认为,如果病人在动态观察中,有可能把握病人的动向。因此,2015-2019年,该患者一直在院外呼吸门诊随访,病灶未见变化。2020年于我院复诊胸部CT,提示病灶增大。



从CT对比情况看,2014年患者的病灶淡薄,2020年病灶密度稍微有所增加。下一步该怎么办?有的老师建议外科手术,也有的老师认为应该继续观察,许多老师认为活检难度很高。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包括呼吸、影像、胸外科,患者本身的手术意愿非常强烈,最后采取了手术。初步报告:<左肺上叶>癌(CA),待行免疫组化协助分析。支气管断端:阴性。免疫组化:免疫组化:CK7(+)、TTF-1(+)、NapsinA(+)、P63(-)组织学类型:微浸润性腺癌。因此,该患者可以说是在全程化管理过程中获益的一个病例。


这个随访了4年的56岁男患如能在2018年时手术,可能只是原位癌或是微浸润性癌,手术效果应该会更好




第二个病例:这是一个56岁的男性患者,2017年5月体检发现右下肺结节1+月。CT可见病灶位于右下叶的内基底段,与病例1比较这个磨玻璃结节要实一些,里面可以看见部分空泡征。有空泡征的确不能排除为恶性的可能性,但如果考虑恶性,是否就要马上行手术呢?或者还需要进行随访观察?又或者想办法尝试活检?考虑到这个病灶当时还非常小,约4毫米左右,我们采取了随访观察。对该患者的随访一直持续到2020年。



实际上该患者2018年时病灶已经有一些变化,但病人依从性很差,多次打电话通知,他都不愿意复查,并且对自己的体检报告完全置之不理,但他每年坚持做体检。可以看到,2019年到2020年,患者的病灶明显增大,形态学越来越像恶性病变,能看到有一些分叶的表现。如果这时想办法活检,活检成功率会高很多。2020年11月,患者入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冷冻后石蜡病理诊断:病变部位为右(right)肺下(lower)叶结节,样本类型为活检,病理诊断为查见腺癌。


但是,现在再来回顾这个病例,其实我们还有一些方面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因为该患者从2017年到2020年,整整4年的随访期间,他的病灶密度是逐渐增高的,大小也在变化。虽然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重视度不够,非常不愿意手术,但如果能早一些手术,比如在2018年时手术,可能病人只是原位癌,或者是微浸润性癌,可能手术效果会更好。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手术?如何在随访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说服患者在适当时候选择手术。


这个病人错失了在全程管理过程中动态的随访,虽仅仅只差1年随访,但病灶变化非常大,面积变大、浸润范围变广,还有胸膜的浸润




第三个病例:这是一个66岁的男性患者。他主诉为「右胸痛伴发热、痰中带血1个月」入院。该患者刚刚入院时,主要症状是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咳嗽及深吸气时胸痛明显,伴午后低热(37℃左右,最高38℃),伴痰中带血,伴咳少量白痰,盗汗、全身乏力,活动后感心累气紧。患者无畏寒、寒战,无头痛晕厥、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压榨感及濒死感。行胸部CT显示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肺大泡形成;右肺上叶带状软组织影,炎性?肿瘤性质待排;右肺中叶小结节,多系炎性;主动脉壁钙化。患者自行服用「拜复乐 0.4g 口服 qd」抗感染治疗约2周,症状稍好转。


从CT可看到,肺气肿表现的同时患者的右上叶有慢阻肺表现,有一团病灶,仔细看还有很多短的毛刺征,有一些分叶的表现,纵膈窗可以看到,紧贴着胸壁,里面还有液化和坏死的表现。他的病变性质如何?感染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还是无法判断?我们按照肺脓肿肺部感染的治疗策略,先进行了抗感染治疗,因为病人有高热寒颤表现,血象也有升高。



因此,该患者入院后,考虑感染可能我们予以了特治星抗感染、沐舒坦化痰及可必特雾化解痉等对症治疗,以上为复查胸部CT(2018年7月15日)。



3个月后我们复查CT,病灶确实比之前有明显吸收。再看纵膈窗,液化坏死的地方也明显吸收。这时我们想过,是否再进行穿刺?或者继续观察?是否需要选择激进一点的办法,直接外科手术?到底这个病变是不是一个感染性病变呢?很多老师会选择活检,也有人选择继续观察,但选择活检的更多。很可惜,这个病例我们最后没有进行活检,因为病人没有很强烈的意愿。我们在全科和放射科进行了全科讨论,考虑病人的病灶明显吸收,是否为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嘱患者定期随访,如果病灶有变化再进行活检,但患者没有再来医院进行复诊。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完结。2020年7月,该患者再次来到门诊,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复查肺部CT出现大小约53*46mm的占位。



可见,占位与原来的位置完全一致,面积较之前明显变大。通过问诊得知,该患者虽然没有到我院复诊,但他于2019年在当地医院做了CT,当时的报告显示:右肺上叶胸膜下软组织片团影,炎症?或其他;2.慢性支气管炎改变、肺气肿;3.肺大泡。患者认为那是感染后遗留的痕迹,没有加以重视。


这时我们考虑的方向:是否再试试抗感染?或者再活检?或者直接外科手术?答案十分一致,大家都认为应该活检,也有的老师建议外科手术。我们选择了先做活检。患者活检后病理结果与最终手术后结果完全一致。胸外手术术后病理:查见腺癌;病变部位:右肺上叶;组织学类型:浸润性腺癌(CA)(腺泡型);组织学分级:中分化;支气管断端:阴性;胸膜受累: 有,癌(CA)侵及胸膜,累及标本之纤维组织(胸膜粗糙区);脉管癌(CA)栓:无;靶向检测:免疫组化:ALK-V(-);ROS-1(-)。


因此,单从这个病例来看,我认为这个病人是错失了我们在全程管理过程中动态的随访。虽然仅仅只差了这一年的随访,但病灶的变化会非常大,面积变大,浸润范围变广,同时还有胸膜的浸润。该患者目前正在进行靶向治疗和化疗。


这个老年患者的病情一波三折,治疗中病灶不断进展……如何不断调整诊断方案,做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




第四个病例:这是一个72岁的老年男性患者。主诉为「反复咳嗽、胸闷2月,加重伴体重减轻1月」,于2017年7月14日入院。从影像学看,靠近患者左肺门的位置有一团块影,并且有一些空泡征,同时伴有一些牵拉,可以看到一些短的毛刺,这时该考虑为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呢?很显然是恶性病变。但是,又缺乏证据。这个病灶不方便做经皮肺穿刺,因此我们选择了纤支镜的方法进行活检。结论为:病变部位:左上叶上支尖后段;样本类型:内镜;病理诊断:查见少量腺癌组织。进行基因检测后结论为EGFR阳性。予以埃克替尼治疗。


左图为2017-08-25 CT;中图为2019-07-11 CT;右图为2019-09-10 CT


但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灶依然不断进展。2019年7月复查,呈现进展;2019年9月复查,明显进展。这时就要考虑治疗计划,是继续埃克替尼治疗还是化疗?或者直接换成奥西替尼?还是再活检?患者已经出现耐药。我们对该患通过经皮肺穿方法获得了答案,患者确实是T790M阳性,更有依据性地换了奥西替尼。患者在费用上也是获益的。



2020年,不到一年时间,病灶再一次进展。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肺癌患者在靶向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对患者再次进行活检,目的是有更好的依据和精准的诊断,治疗方向会更加明确。患者最后检测血液是C797S顺式突变,我们选择化疗方案。目前患者情况相对比较平稳,治疗刚刚开始,还要等待进一步的观察。


这个45岁女患肺部多发磨玻璃结节,随访2年后发现了什么?又是什么诊断发现让我们切除了她8-9个结节?



第五个病例:这是一个既往史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45岁女性患者。体检时发现肺部多发磨玻璃结节2+年。我相信很多老师在门诊上一定会遇到很多有多发结节的患者,而多发结节往往是我们在门诊上非常头痛的事。



这是2015年该患的影像学资料,在她的肺部右下叶有两个结节,我们把它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结节一个7毫米,一个4毫米,一个稍微靠内一点,一个更加靠近胸膜。左肺上叶有标记为3号、4号、5号的结节,大小波动在5-10.9毫米之间,而且有的是纯的磨玻璃结节,有的是混合的磨玻璃结节。左下叶还有一个形成像囊腔样改变的磨玻璃结节,6.7毫米,这是6号结节。左下叶还有一个偏实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7号结节。另外标记为8号-11号结节,各有不同程度的,有混合的、有纯的,分别为4.7、8.6、5.7、11.2毫米的大小不一的磨玻璃结节,总共11个磨玻璃结节在这个患者的肺上。


面对这种多发的磨玻璃结节应该如何考虑?是感染性病变还是多原发肺癌?还是考虑肺癌的肺内转移?还是原发甲状腺肿瘤转移到肺上呢?我们虽然考虑为原发肺癌,但很难去证实它。下一步要怎么处理?是先进行内科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还是进行定期随访?我们当时考虑病灶比较小,患者所有感染的证据都是阴性,我们进行了随访,没有进行抗感染治疗,也没有进行外科手术。



对该患者我们总共随访了两年之久,病灶确实有变化。可以看到,2015年和2017年的影像学资料相比对,两个病灶在同样位置的结节,1号结节,它的病灶明显密度变高了,混合性的实性成分也变多了,大小也变大了。2号结节变化不大。3号、4号结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密度增高和直径变大。5号、6号结节变化不是非常明显,6号结节呈囊性改变。7号结节变化不明显。8号结节出现了空泡征表现。9号结节密度虽然变低了,但有空泡征,有明显改变。10号结节出现了空泡征。11号结节密度较两年前稍高,体积、直径大小变化不大。



对比完之后,是否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处理了呢?我们还要考虑她病灶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内科感染的原因还是多原发肿瘤在进展?还是应该继续随访和想办法活检?多发结节,按照指南原则,首先我们要排除感染的因素,如果感染的病灶稳定,就可以继续随访。如果病灶在进展,它的直径大于6毫米时,要考虑多原发性腺癌,进行积极处理。



因此,该患者2017年进行了外科手术切除,右下肺背段切除和系统淋巴结清扫。1号结节最后确诊为中到高分化的腺癌,是腺泡型加贴壁型的腺癌,没有看到任何淋巴结和胸膜的转移。患者情况恢复后,我们又对她的左肺每一个结节都进行了相应处理,以针对结节进行了一个外科手术切除。



分别可以看到,每一个结节都有明确的病理诊断。3号是纤维组织增生。诊断明确是肿瘤的6号、9号、11号,这几个都是明确的腺癌。6号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当时有胸膜的侵犯。8号考虑为局灶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3号、7号、10号都是良性病变,没有看到淋巴结的转移。因此该患者是一个明确的多原发肿瘤。



但如果我们还不能确定这几个结节到底是不是恶性肿瘤时,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基因诊断来判断的。当时我们也对该患者进行了基因诊断,发现这些不同的结节其基因类型也不一样(如上图所示)。因此,无论是从影像学、病理标本,还是最后的基因学诊断,都足以证明该患者为多原发的肿瘤。


我们根据患者多原发的病灶,对每一个都进行了分期。右肺下叶高-中分化腺癌侵及脏层胸膜(贴壁型+腺泡型)(pT2N0M0 IB期);左肺下叶中-高分化腺癌(腺泡型+贴壁型)(pT1aN0M0 IA1期);左肺下叶高分化腺癌(贴壁型为主)(pT1aN0M0 IA1期);左肺下叶微浸润型腺癌(pT1aN0M0 IA1期);左肺下叶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考虑到患者甲状腺癌术后,又是多原发的肿瘤类型,给予了化疗方案。目前患者已做四个周期AP方案术后辅助化疗,具体为:培美曲塞(普来乐)750mg d1+顺铂40mg d1-2,30mg d3 q3w。术后随访病情非常稳定,日常生活状况也非常好。



患者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尚且不太明确性质,还在随访观察当中。有人可能会问,在这个病例当中,一共切了8-9个结节,会不会觉得对肺功能影响较大?最多可以切多少个结节呢?事实上,这需要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指南对于多原发仍推荐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对这个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主要以段切和楔形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为主,在尽量保证患者肺功能前提下,进行外科病灶手术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在后期康复过程中可以代偿和维持。因此,该患者的肺功能到目前为止状态都是非常好的。


前面分享的这5个关于肺结节、肺癌全程管理的病例,这5个患者其实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在动态的观察和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病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患者也能够积极地进行处理,获益是最大的。



总结


综合这几个病例来看,我们对于肺结节患者的处理,首先要看患者的病灶特征,这是我们评估结节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还有生物标记物的检测,都可以帮助我们对肺结节的诊断。对于不同危险层次的患者,处理的策略会有不同,比如低危的,可以建议患者进行观察,尤其是4毫米以下的结节可以进行动态观察,全程管理。对于高危的患者,建议进行积极的外科手术。华西医院推荐患者6-8毫米以上的结节进行外科手术更好,过早进行手术也会增加一些病人的手术风险。


通过以上病例,表现出这些患者在我们全程管理过程中,从开始发现到最后的诊断,动态地进行观察,以及尽快因病人的变化进行积极处理,患者就可以获得最大受益。我们对肺结节/肺癌患者全程管理的关键内涵是:


1、肺癌的筛查:40岁以上;吸烟;肿瘤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职业暴露。


2、肺结节的管理:精准检出结节;规范随访与管理。


3、肺癌的管理:主动分诊;主动多科协同;规范全程治疗。


4、肺癌的随访:生存;生活质量;合并症。


专家介绍


刘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副主任,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肺癌早期诊断及呼吸介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03),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青委会青委,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委员会常委。


* 感谢杭州凯保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本文完

排版:Jerry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