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看呼吸
注册/登录
#
呼吸康复
全部
科普视频
科普头条
直播间
肚子不会鼓,吸气很费力?殊不知腹式呼吸最关键的两步,你都做错了!
有的患者反应吸不动气,有的感觉自己不会鼓肚子,本来是让大家节能的一个呼吸模式,练完却累的慌,问题到底出在了哪?
这种被钟南山院士称为对慢阻肺病患者效果好、成本低的运动方式到底好在哪?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做?
近日,一篇发表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让小编很兴奋。这篇研究纳入了46名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病患者,把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太极拳组,其中对照组只做基础治疗,太极拳组则是基础治疗+24式简化太极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持续8周后观察发
慢阻肺患者稍微一活动就气短,血氧就下降,到底还能不能动?生活中要掌握哪些节能小窍门?
一活动血氧就掉,到底还能不能动?相信很多慢阻肺患者说到这个话题都有同样的疑惑,前两天我们的病友也在群内激烈讨论一轮
2分钟测测你的肺还好吗?憋得越久,肺就越好?
在我们采访中日医院康复医学科司徒炫明医生时,他解释到,“闭气只能帮助我们衡量人体在缺氧状态下的耐受力,跟肺活量测试类似,但并不能全面地反映肺功能和肺部健康。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这类简易测试无法提供鉴别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参考”。
坐着吸氧都喘,以轮椅为伴……什么样的“运动处方”改变了她的命运?|我的呼吸故事(3)
家住广州的张女士今年51岁,如今她每天都“很忙”,早上起来要进行俯卧位排痰、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匆匆吃过早饭就又推着轮椅带着便携式制氧机去走路了……“别人看我会觉得我很怪,但能变成今天这样我已经很满意了”张女士说。
一做训练心率就会变得很快,强度大了吗?着急回归工作岗位,我擅自强化了方案,这是个教训——濒死绝望的「半肺人」何以重生?(4)
2022年5月7日,母亲节前夕,李先生在我们的一个微信群里发布了自己的最新纪录片作品,十分感人,难以想象这部完整的作品出自于曾经我们这位只能躺在床上连呼吸都难以维持的「半肺人」患者李先生。肺切除、反复气胸,李先生在经历了地狱般黑暗又漫长的「
呼气受阻,吸气受限, 慢阻肺病患者感觉通气量越来越小怎么办?
随着疾病的发展,肺泡的肿胀破坏,很多慢阻肺病患者会出现肺气肿、肺部膨大的情况,这种「桶状胸」的形成不仅会改变胸腔结构,还会造成膈肌收缩效率的下降,进而引起吸气量的减少。
气短、气促、呼吸困难,全因呼吸时身体里这个地方没用好!
作为一种急症,创伤或外科胸腔手术是形成气胸最常见的原因,但各种肺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形成肺气肿或肺大疱,当靠近胸膜的肺大疱自行破裂时,也可导致气胸。比如慢阻肺病、哮喘、脓性肺炎、微生物感染、囊性纤维化、淋巴管肌瘤病等均可出现气胸。对于这些
稍剧烈会引发气胸,不用力又训练无效……冲突和纠结始终伴随,呼吸康复重新诠释「活着」的概念——濒死绝望的「半肺人」何以重生?(3)
肺切除,反复气胸……对患者李先生而言,经历了地狱般黑暗又漫长的「八年鏖战」。然而从2020年3月18日住进中日医院北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的那天起,李先生便真正开启了自己的「重生」之路:1天调整呼吸模式,首次实现坐立位;3天自己站着刷牙洗
一条短视频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呼吸康复」……坐起来还要运动,简直就是要我的命——濒死绝望的「半肺人」何以重生?(2)
从2012年到2019年,患者李先生经历了左肺下叶切除术,又遭遇一年四次凶险的气胸。医生告诉他,气胸如同肺部被「拉」开一条口子,只能先让「气」自己慢慢放完后,伤口慢慢长好。2020年1月20日,胆战心惊3个多月的李先生终于拔了管,摆脱了胸前
上一页
1
...
19
20
21
22
23
...
25
下一页
热门推荐
突然戒烟会得病?低焦油卷烟无害?烟不过肺就安全?关于吸烟的 5 个误区你中招了几个?
01-21
止咳药与祛痰药该不该一起服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
2024-08-21
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除了用药,几个妙招能让自己更舒服!
2024-12-18
吃错一粒药住进ICU!家庭常备抗生素使用的三大“雷区”,中一个也危险!
2024-12-14
一动血氧就下降?“氧疗+锻炼”联动,把握四个关键点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