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掉秤、身体虚,该如何“回血”?网红补品能让身体恢复更快吗?
来源: 看呼吸 2023-01-30

最近不少病友跟小助手咨询,阳康后掉秤、吃不下没食欲,转阴一个多月身体还是很虚,究竟吃点啥能补充营养?要不要买些增强免疫力的产品来补一补,最近大热的西洋参、红景天 、角鲨烯、辅酶Q10,对阳康后的身体恢复有帮助吗?


那就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采访到了吉林医药学院石劢教授。


掉秤、身体发虚?从临床营养风险筛查的角度来说,一周内掉秤1%-2%就值得我们警惕


石教授介绍,疾病及相关症状(如发烧,食欲差,腹泻等)会让我们的身体处在一个高消耗的状态,加上居家卧床休养,活动减少也会导致肌肉的流失,而且,新冠引起的各种疼痛本身也会抑制我们的食欲,如果这个时期周围再没有人照顾,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进食量是很难保障的,一方面是高消耗,一方面能量又跟不上,那短期内出现一个体重下降就比较常见。


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因祸得福”正好减肥了,但从营养风险筛查的角度来说,一周内掉秤基础体重的1%-2%就值得我们警惕,特别是对于本就体重偏轻的老年慢病患者。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的基础体重是100斤,在疾病状态下如果一周之内基础体重就下降1-2斤,在营养评定中可认为是“中度体重丧失”,要引起对营养问题的关注。


那对于很多慢阻肺病人来说,本就营养状况堪忧,再经过这么一轮打击,急速流失的营养会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的状况,削弱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损害呼吸功能,加重慢阻肺病的症状。


吃不下、没食欲?阳康后的饮食营养究竟该注意哪些?如何逐步恢复?


石教授介绍,一般说来,在 1-2天的急性症状逐渐消退之后,大家的饥饿感会很快袭来,胃口也会逐步好转。进食我们一定推荐是从一些细软好消化的食物开始, 少食多餐, 身体需要恢复,胃黏膜“回血”也需要时间,这个阶段最忌暴饮暴食,过度进补。随着年纪增大,我们消化道的蠕动和吸收能力就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强壮了,这个时候吃太多,会加重后续的不适感,也不利于身体康复。


细软好消化一定不是让大家每天就吃白米粥、面条面片,这样营养不够,不足以支撑我们身体恢复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在恢复初期,我们加点奶粉、蛋白粉、全营养配方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遵循这样的原则,逐步过渡恢复到我们正常的饮食结构就可以了。


营养是“慢功夫”,急不来,康复期间,对于优质蛋白的补充尤为关键,但很多老人担心自己消化不动,那在肉类的选择上,也有几点要提示。从肉质纤维消化吸收的角度来说,鱼肉要优于禽肉,禽肉要优于牛羊肉,每日不需要多,二到三两就可以,在烹调方式的选择上更建议大家选择炖煮的方式,会更加软烂好消化。


西洋参、红景天 、角鲨烯、辅酶Q10……这些大热的产品值得买吗?


石教授介绍,不管是针对补气、护心还是提升血氧,既然定位是保健品,那它只能说是有保健功效。 以辅酶Q10为例,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表明辅酶Q10能够预防或者治疗心肌炎及促进感染后的身体恢复。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辅酶Q10的定位也仅为辅助方法,疗效不明,医生通常不会主动推荐。


保健品的种类很多,对某一种营养素,通过检查发现机体缺乏,天然食物补充又不足以改善的情况,我们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要遵医嘱选择对症的药物或者专业的医疗方法。就比如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提升血氧,那一定是进行规律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坚持康复锻炼要来得更行之有效。


而且,不管保健品拥有何种功效,身体真正需要的营养素我们还是需要通过日常三餐来摄取,如果是明确存在某种免疫缺陷或者营养素缺乏的情况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既然保证食物多样,饮食均衡才是营养获取的根本,那不管产品多热,我们也不建议盲目去追求。


从2月1日开始,每周三19:00-20:00,“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将推出关于呼吸康复的系列节目,包括如何排痰、有氧锻炼和力量锻炼、节能呼吸以及吞咽功能的锻炼。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日医院呼吸中心赵红梅主任担任主讲嘉宾,为大家讲解最权威的呼吸康复方法和知识。


本周三(2月1日19:00)将直播第一期“如何让呼吸康复保护你的肺”。健康的“半肺人”李先生也将参与我们的直播节目与大家一起交流互动,敬请期待!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石劢

医学博士,吉林医药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生命质量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理事等。擅长对糖尿病、肥胖症、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类肾脏疾病、神经性厌食、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承担中国营养学会科研基金1项,院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院级课题5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论著30余篇,参编参译医学书籍8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981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