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规建
人文
最美基层十佳(3)丨张秀平: 拿着患者CT片 她跑到长春请专家会诊
见到张秀平的第一印象,是质朴;采访张秀平后的最深印象,除了医生都有的善良,还有感性,——回想起下乡送医的经历,她哽咽了。和许多医生一样,她工作忙得经常顾不上照顾家人,她却可以为经济困难的患者亲自跑到长春请专家会诊。
CARDPC 2017新闻特写丨为什么站着也要听会——来自第二届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论坛的报道
第二届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论坛今天中午落幕。一天半的精彩日程让到场参会的基层医生们意犹未尽。
最美基层十佳(2)丨毕鹤清:他在县医院首开肿瘤化疗并创建ICU
毕鹤清,1997年毕业至今,他从一名内科医生逐渐成长为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重症监护室主任。身为年轻医生时,他也曾对SARS心存恐惧,虽战战兢兢却义无反顾地去了非典病房工作,虽心有余悸但所幸不辱使命。在学习过程中,曾因长时间与病重患者在一起结
追忆恩师穆魁津 王广发泪洒演讲台 行动是最好的纪念
在日前结束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7第十八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的开幕式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王广发教授发言,追思我国呼吸病学的先驱、我国呼吸病学早期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穆魁津教授。说到动情处,王广发教授潸然泪下,他的
陈静瑜:百日宴上感悟生命“戚骥”
接受下来住院肺移植评估,07年底等到脑死亡爱心捐献的供肺,我主刀成功进行了双肺移植,女孩术后清醒叫了我一声爸爸,从此以后我就成了女孩的干爸爸,尽管当时我们中心对肺动脉的肺移植经验不足,但女孩最终还是在我们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康复出院。
睡美人的故事只是童话 康复绝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
在第一届呼吸康复学术年会上,中日医院外聘专家、日本医疗保健学博士郭丹指出,康复绝对不单纯是技能训练。
不惧辱骂 但忧生死 一个年轻医生的砥砺前行
每个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身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年轻医生杨闽霞的感受。她出生于1989年,从事临床工作不到两年,作为一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女研究生,当在除夕夜值班时生平第一次面对患者的死亡,
曹彬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编辑部访问有感
经王辰院士推荐,经NEJM杂志主编Jeffrey M. Dr. Drazen和《NEJM医学前沿》执行主编肖瑞平教授邀请,我有幸于2017.6.20-24和来自国内的内分泌、肿瘤、心血管专业医生一起在NEJM编辑部交流访问。
独家专访丨李强:医生的人文素养决定了他能走多高
医生是个很特殊的职业,特别是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要求医生要具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因为医生面对的群体是最需要帮助的,所以相对于其它职业,以人为本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医疗行为中,人文素养是如何体现的?它对于职业发展
独家专访丨陈荣昌:不学习就落伍!
此次年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会议的形式上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全方位的立体改变,呈现了全新的概念、视角、形式与内容。每一位参会者都感受到了我国呼吸学科发展方式的不断变革。
上一页
1
...
21
22
23
24
25
...
29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曹彬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编辑部访问有感
2017-06-30
迟春花:从零起步到已成果不菲……我们的推动先于国家政策;李玉玲:我们比以往更注重早防早筛,更能早期发现隐匿患者丨规建与我(8)
2021-08-21
李运成:起初大家认为是「要我干」,后来变成「我要干」……孙宝华:从自己喜欢学,到团队一起「取经」丨规建与我(6)
2021-08-02
肖一珍: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PCCM科规范化建设让我们看到了护士团队的潜能……武娜:变化都在与患者相处的细微之间丨规建与我(7)
2021-08-11
PCCM专科医师的成长关乎学科的未来
201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