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曹彬教授团队:应用7分等级量表比较甲流和乙流住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近日,中国肺炎研究网(CAP-China)最新研究揭示:住院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病情严重程度较乙流患者更重。2019年2月在线发表于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官方杂志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直播精华丨老年男性饮水呛咳和背部包块难道有何关联?为何病原学结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看多学科医生如何「捉妖」
该病人经过三次的住院诊治,第一次及第二次住院原因考虑为同一肺部疾病所致,肺疾病后期单纯经激素治疗有效,考虑为非感染性肺疾病,但因缺乏病理学证据支持,无法确诊,通过其病变特点和临床治疗经过考虑COP可能性大。患者第三次住院,因长期使用激素,出
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都使用过多轮、最高级的抗菌药,其实可能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抗菌药物误区谈(9)
近期,《抗菌药物误区谈》系列发布,后台渐渐有读者刷屏式搜素「微生物室、PK/PD、耐药」等关键词,其中诸多疑问也浮出水面:连大医院都经常陷入的用药误区有哪些?按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用药就百无一失吗?医生、药师和检验技师三方应如何协同作战?
为何说清理这种痰栓就像徒手拔树根?控制感染和避免术中大出血进退两难,临床遇到「致命霉栓」如何应对?
呼吸介入诊疗操作的「坑」不少,很多高危病灶都可以伪装成我们习以为常的镜下表现,所以在做任何有创操作时,最好三思而后行。例如,「痰栓」就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支气管腔内病灶,清理痰栓对改善引流、控制感染至关重要……然而,有这么几种痰栓却极具侵袭力
直播倒计时丨PCCM疑难病例讨论(22):老年男性咳嗽、气短一年余,近期背部现不明包块,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三次入院有何发现?
患者第一次住院(2017.3.22)前2个月出现咳嗽咳痰,痰液性质为黄色粘痰,量多,自觉发热,体温未测,不伴寒战、畏冷。自行口服罗红霉素、扑热息痛、感冒药10天,自觉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明显缓解后停药。半个月前患者因饮水呛咳后出现咳嗽,为
近七成严重哮喘患者可能对真菌致敏,真菌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如何?
真菌是诱发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显示约66%的严重哮喘患者可能对真菌致敏,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真菌与尘螨混合致敏在成人及儿童中也较常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specific immunotherapy
老年患者三度入院,每次间隔不到一周,多浆膜腔积液和IgE显著升高同时出现,提醒我们要对哪类疾病及早排查?
老年多浆膜腔积液在呼吸科并不少见,常由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结核、肝硬化、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导致,常因为胸腔积液引起气促而由呼吸科首诊。而IgE升高在呼吸科常见于哮喘和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修订后的传染病报告卡有何不同?
《肺结核诊断》(WS288-2017)标准和《结核病分类》(WS196-2017)标准已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公布施行。为适应新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实施后的工作需要,决定自2019年5月1日起,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肺结核分类进行调
瞿介明教授等在Int. J. Cancer发文揭示:肺癌患者下呼吸道菌群与非肺癌人群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IF:7.36)发表论文,题目为「Difference of lower airway microbiome in
经常出现天然耐药、认识不足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遇到侵袭性真菌感染应该警惕哪些?
目前,曲霉属分为5(4)个亚属(曲霉亚属、环孢亚属、裸胞壳属、烟色亚属和)和20(23)个组或部分,共339个种 。烟色亚属曲霉共有63个种。烟曲霉属于颜色亚属,在烟色曲霉中的其他曲霉如:迟缓曲霉、宇田川曲霉、绿垂曲霉等也可以引起侵袭性真菌
上一页
1
...
199
200
201
202
203
...
257
下一页
热门推荐
陈良安:肺结节临床诊治策略与进展——多维度甄别肺结节丨直播精华(1 上)
2020-11-28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ATS2025新观察丨IPF及ILD领域在机制、诊断、治疗、管理方面有哪些令人鼓舞的研究?
05-27
最新发布丨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2024-04-25